工作效率提升方法之「在细节中提升工作效率」
说起工作效率,我们不得不提及1979年8月外文出版社出版的一本书,名字叫《奇特的一生》。作者是俄罗斯作家格拉宁。这本书在出版后不断地再版重印,在2012年获俄罗斯“巨著奖”——俄罗斯最重大的文学奖,其奖金额度仅次于诺贝尔文学奖。李笑来在他的《把时间当作朋友》里也推荐了这本书。这本书讲的就是一个传奇人物,柳比歇夫传奇的一生。
柳比歇夫的学问,涉猎广泛,深不可测。他生前发表了七十来部学术著作。其中有分散分析、生物分类学、昆虫学方面的经典著作;探讨地蚤的分类、科学史、农业、遗传学、植物保护、哲学、昆虫学、动物学、进化论、无神论。此外,他的知识面极其广泛,不仅涉及生物学、分类学的知识,还有哲学、历史,甚至音乐。他不仅是狭隘领域的专家,还是个涉猎广泛的杂家。不论是英国的君主立宪,还是罗马教廷的渊源,似乎他都如数家珍。他所学习的学问越多,就发现自己需要懂的越多,于是他学的越来越多。
然而他从来不会抱怨没有时间。他的秘诀,是他在26岁时独创了的一种“时间统计法”。简单说就是记录every single day:所有事件的花销时间→统计和分析→月小结、年终总结→改进工作方法→计划未来事务,从而提高对时间的利用效率,提高自己的工作效率和写作效率。期间他不断完善这一统计方法,并一直沿用了56年直到逝世。
时间记录法究竟是怎样神奇的方法呢?我们通过“杂家”的生活中实际的行为来归纳一下。下面就是柳比歇夫日常记录时间的原则:
1.从不间断:在火车、住院、战争年代,都随时写上几笔。随时看表,误差不超过五分钟。
2.只写明细:干什么花了几分钟,没有记叙,没有细节,没有思考。只写关于自己的事。
3.节点总结:睡前一天小结,月底小结,年底小结,然后统计时间列表。
4.工作中的任何歇息间隙,都要去除。利用任何零碎的时间,工作,学习,阅读,写作。例如他的英语就是用“时间下脚料”学习的,利用旅途时间阅读了康德的三卷《批判》
5.科学家属性:归纳,联系,统计规律。分类学家属性:分类。每天睡前统计,详细到无情。
6.建立各种体系,甚至是令人发笑的体系。并且使用这些体系保管各种资料。
7.除了时间统计法之外,他还有几条守则:
“a.我不承担必须完成的任务;
b.我不接受紧急的任务;
c.一累马上停止工作去休息;
d,睡得很多,十小时左右;
e.把累人的工作同愉快的工作结合在一起。”
8.保持乐观,量力而行。
9.不停写作,备而不用。因为写作本身就是一种梳理自身知识的过程。
10读书很慢,很杂,很详细,并且做研究,写摘要,然后分类整理。
11.把一生定制成一个个五年计划。把一昼夜的有效时间归纳为10小时,在这10小时里尽可能多的完成规定的工作量。
看了上面的例子,你发现伟人和我们的差距有多大了吗?NO,不大的,他的这些行为习惯每一条单独来说并不难,而且没有丝毫的技术含量,他所做的事也无非就是保持纪录、分类总结、阅读写作、量力而行而已,那为什么我们就不能做到呢?事实上,人只要醒来,大脑就一直在思考:我过去做了什么,现在要做什么,将来要做什么。柳比歇夫只是把自己的所有,从现在时刻出发,落实在了纸笔上。并且在每一个节点时间结束的时候,总结、分类这段时间的分配情况,找出规律,对未来的生活做出了规划。如果我们也从这些简单的细节入手,改变自己,提升效率真的不难。
事实上,柳比歇夫的整个人生,与备受推崇的自我管理法则GTD(Getting things done)不谋而合,GTD的核心理念概括是必须记录下来要做的事,然后整理安排并使自己一一去执行。GTD的五个核心原则是:收集、整理、组织、回顾、执行。主要原则在于一个人需要通过记录的方式把头脑中的各种任务移出来。核心是“找出下一步”。只不过柳比歇夫的工作方法是从本身现有的工作出发,总结适合自己的规律,然后安排以下的行程。
这世界天才固然很多,然而柳比歇夫的工作法则让我们看到了,平庸的人也有可能完成伟大的一生。而这中间最重要的,不外乎“坚持”二字罢。回顾柳比歇夫的故事你,并没有轰轰烈烈,跌宕起伏的一生,有的只不过是对细节的热爱,对琐事的规范化处理。所以,一个人要成长,千万不要目光太长远,做好当下,处理好现在的事情,提高效率,自我成长也就水到渠成了!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日事清——工作效率的直升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