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程如何和业务紧密结合?业务流程的三个注意事项

提到流程管理,我们在很多企业碰到这些困惑:“公司已经建立过多个管理体系,这些管理体系最终变成一个个手册、制度规范,放在不同的文件柜里。现在搞流程,是否又多了一套文件,以后维护起来就更麻烦了……”

“公司已经做过一次流程制度梳理,各部门发布了很多的管理文件,这些文件看似都很工整完美,但由于各部门对流程的认识不统一、描述方式不统一、精细程度不统一,使得一些跨组织管理、跨部门协同出现了权力交叉或责任盲区,造成可操作性差,最终形成流程和业务‘两张皮’(见图1-6)……”


企业要形成一套和业务紧密结合、对业务能起到明确指导作用的业务流程,就不能“拍脑袋”,有以下三方面的注意事项:


第一,要用现场版一步步的流程来暴露问题,不要抽象、美化流程。曾经有家企业画了一个物流入库流程,用文字描述即“申购—审批—下单—到货—验收—入库”。

这家企业的困惑是:“怎样从这个流程中找到问题、分析优化、提升解决、指导业务呢?”我们的回答是:流程描述到这个颗粒度,是发现不了问题的。这个流程太标准和典型了,而我们要的是现场实际发生的情况:申购是否在电脑上误操作了3次,审批是否排队等了2天,是否反复找领导4次,下单是否和供应商纠缠2回,到货的时候在场人是否缺位,验收的时候是否敷衍结果埋下隐患,入库以后是否从台账到电脑上的信息反映延迟了3天。


第二,不要流水账流程,通过使流程多一些维度和属性信息,集成各管理体系的要求。


在流程的每一节点,我们还可以附加以下属性信息:

●管理体系的要求。将各管理体系的要求作为属性标签,添加到流程的具体活动节点上,一方面,使业务执行人员不再翻阅多个管理文件,也避免了各管理文件出现不一致造成业务执行人员的无所适从;另一方面,各管理体系的维护人员通过检索流程各节点附加的“标签”,也能更好地监控管理体系要求的落实


。● 时间要求。如流程活动中“采购申请提交”的执行时间应该在每月5号,某个环节的审核时间要求在1天内等,通过时间要素的明确使流程的运作形成固定节拍。


第三,跳出流程来认识流程,“见木也见林”。更进一步,我们还可以分析上述流程在企业整体流程中的位置、和其他流程的接口关系,也就是说,跳出流程来认识流程,“见木也见林”,从企业流程总图出发来思考一个具体流程的描述

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