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将知识管理应用到工作中,解决企业的问题?

大今天由我来为大家分享一下知识管理的相关内容。希望大家可以对知识管理有一个了解,也能将知识管理应用到工作中来解决企业中的一些问题。

对于初次接触或者没有深入过接触知识管理的人来说,有人会以为知识管理就是管理好文档,然后形成知识库。但其实并不只是这样,或者说知识管理很大程度上都不是在做这些收集、整理和归纳的工作。

我们只讲知识管理最核心的东西,也就是围绕我们这个主题「用知识管理去解决企业中的问题」来讲。

为什么要进行知识管理

好的,首先,为什么要进行知识管理,其实知识管理的核心很简单,就是要利用知识管理的方法 去解决 企业每个阶段 所遇到的各种问题。

我们会先讲为什么会做知识管理,接着会讲一些基本概念,最后我们会说一下如何来做知识管理,这里会提到知识管理的两个核心方法。

那么我们先来看一下为什么要进行知识管理,因为是核心是解决问题,所以我们先看一下企业中通常会遇到哪些问题。

工作中,总有一些重复的工作,每次都要重做一遍,我们希望提高这些工作的效率,这个同流程管理的问题有点像,比如一些活动安排、招聘、入职、报销等流程

还有一些组织,饱受”学习障碍”之苦,领导希望每个人都能像某个优秀员工一样,拥有开拓进取的创新精神,而不只是完成上级下发的任务

企业中的专家知识集中在个人层面,没有办法共享给每个人;

再来就是有些公司的产品更新快,流程多儿繁,员工短时间很难掌握最新信息

还有的一些领导担心员工离职,担心某个人走了活就没法干了,短期内没办法进行很好的衔接

我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

上面的问题看似很多,总的来说问题我们可以归为3类:

第一,企业外部环境变化快,导致竞争压力不断增大。现在市场变化太快,对组织的适应能力提出了很高要求,过去大家提倡拥抱变化,如今不仅要拥抱变化更要主动寻求变化,所以我们希望通过创新的方法来实现高价值输出,打破目前同质化的竞争僵局。弯道超车,已经落后别人一段距离了,希望有一个跳跃式的成长或者说是改变/突破吧

第二,工作本身所需的知识复杂度提升。一个任务不仅流程变多了,而且要求也变多了,以前我们可能只处理个文档,只做个excel表,现在可能从资料的收集到excel、ppt的制作,在到演示和对接,整个流程都是一个人来做。导致对员工的知识基础和学习能力都有了较高的要求,所以员工如果自身能力较差,会导致培训成本的增高。另一方面由于要求高了,很多企业在招聘是上也很难找到理想的人才。(如何让员工主动的提升自己,如何帮助员工更好的成长,如何降低培训的成本)

第三,员工中知识工作者占据绝大多数。知识工作者和过去我们常说的体力劳动者的核心区别是什么呢,知识工作者掌握了工作中的核心生产资料,也就是他们大脑中的知识,对于组织来说这些知识是可以被带走的巨额资产,如何保留这部分资产呢,这是个一个问题。还有个问题是,如何提高知识工作者的生产效率,这也是让很多企业头疼的问题,因为他不像是面对体力劳动者,我们提供一个更快更好的工具就足够了,我们希望调动员工的积极性,调动他的创新意识,这个其实是很难的。

知识管理的基本概念

好的,说完了要解决的问题,那么在讲如何进行知识管理之前,我们需要对知识管理的基本概念有所了解,你会发现这里面的一些简单的词,我们平时并没有深入的理解其中的含义。

那么首先 知识是什么

知识是什么

好像我们每天都在用知识,但是具体什么是知识,好像又说不出来,但是当我们把,数据、信息、知识对比来看的话,就更容易理解知识是什么了

这三者,在价值和获取难度上都是不断递进的

首先来看数据

数据是,没有明确意义的数字、词汇、图像等

就好比37这个数字,单独这个数字,看不出任何意义,可能是一个人37岁,也可以是今天天气37度,所以单独的数据是没有明确意义的。

其次是信息

信息是对数据的加工和处理,是有意义、有目的的数据集合

比如北京今天气温37度,这就是一条信息,它是由北京、今天、气温、37度这几个数据组成,我们能看懂了,数据也就变得有意义了。

最后是知识

知识是对信息的加工,是经过实践证明,可以用来引导决策和行动的。比如:

今天北京气温37度,我上班要穿少一点。为什么要少穿一点,因为我知道,天气太热如果我不少穿一点,可能会中暑。通过这样一个知识来引导了我进行了决策和行动的。

同样,下雨要打伞,不然会感冒,这也是个知识。

在知识的使用过程中,我们其实是以信息作为基础,用知识进行判断的,再举个例子,比如说

医生根据我们不舒服的表现,然后可以对症下药,医生开处方的依据就是他的知识,而前提和基础是我们的症状,也就是信息。

销售人员通过和用户的沟通能够迅速判断,这个人是否是目标用户,从而采取相应的沟通策略,他采取不同策略的过程就是他的知识,当然前提是他要在沟通中获取足够的相关信息。

所以知识的核心是指导我们进行决策和行动的,但是也要有信息作为基础才行。

还是刚才的例子,我们发现医生和销售人员的知识,好像不是像天热少穿点、下雨要打伞这样的可以直接表述出来,有时候更像是一种经验。有经验的销售,阅人无数之后,可能两句话就能判断出来,这个人到底会不会为你的产品付费,但是你去问他,依据是什么,他自己也很难说清楚,就是凭感觉、凭经验。

知识的分类

没错,同样是知识,都是基于信息,并且指导了决策和行动,但是表现却不同,这就是知识的两种分类。

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

什么是显性知识

显性知识是可以用正式的语言表述,包括日常文档、数学表达式、技术规范、手册等,是可以在个体之间正式传播的。

由于它容易用文字、图形、流程的形式记录下来,所以也更方便转移。

那隐性知识呢

隐性知识是根植于个人体验的个人知识,涉及个人信念、视角及价值观体系之类的无形要素。

它很难用文字的形式记录,所以也就不方便转移。

隐性知识,一方面是认知层面的东西,如心智模型、信念和知觉构成,通常被认为是理所当然的东西,它影响着我们的感知模式

另一方面是技术层面,是难以描述的技能或者技艺,也就是我们俗称的经验

刚才提到的医生和销售的案例就是隐性知识,而隐性知识恰恰是创造新知识的基础。

之前我们说知识工作者掌握了大量和工作相关的知识,这些知识是生产资料,所以我们担心员工离职。这里指的知识其实指的是员工的隐性知识,这些隐性知识大约占企业知识的40%左右,其余的是显性知识,是由一些电子、纸质的文档组成。

如果我们能把隐性知识给提炼出来,形成显性知识,那这部分知识也就更容易传播和保存了。

对于隐性知识的显性化,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而知识管理其实就在加速这个过程,并且创造一个有利于转化的环境。

在这里我们在回想一下,就能发现之前讲的流程管理,我们提炼的业务流程,其实就是一个从隐性知识到显性知识转化的过程,如果这是一个新的业务流程的话,那么对于组织来说我们就创造了一个新的知识,而且这个知识是满足我们的业务需求并且提高了生产效率的,所以他是非常有价值的。

这篇文章我们说了主要解决3个问题,竞争压力、工作复杂度提升、知识工作者,还讲了什么知识,知识是对信息的加工,是经过实践证明,可以用来引导决策和行动的,以及知识的两种分类,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


本文来自:日事清高效能团队管理专家。作者:吉木,日事清产品经理如果您在使用 日事清的过程中形成了一套高效工作流程或,欢迎跟我们分享您的使用经验。


其他